Spring 的 Redis缓存注解

来自Wikioe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

关于

前面讲的 Redis 缓存实现都是基于 Java 代码实现的。在 Spring 中,通过合理的添加缓存注解,也能实现和前面示例程序中一样的缓存功能。

为了方便地提供缓存能力,Spring 提供了一组缓存注解。但是,这组注解不仅仅是针对 Redis,它本质上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缓存实现方案(例如:Redis、EHCache等),而是对缓存使用的统一抽象

  • 通过这组缓存注解,然后加上与具体缓存相匹配的 Spring 配置,不用编码就可以快速达到缓存的效果。


配置 spring-redis.xml

在使用 Spring 缓存注解前,首先需要配置文件中启用 Spring 对基于注解的 Cache 的支持:

在“spring-redis.xml”中,加上“<cache:annotationdriven/>”配置项。
  • 还需要配置一个名为 CacheManager 的缓存管理器 Spring Bean。


spring-redis.xml 增加的配置项,具体如下:

<!-- 省略其他的spring-redis.xml配置,具体参见源代码 -->
<!-- 1、redis 数据源
	 2、Spring-redis 连接池管理工厂
	 3、redis template definition
-->
<!-- . . . -->


<!--启用缓存注解功能,这个是必须的,否则注解不会生效 -->
<cache:annotation-driven/>

<!--自定义 redis 工具类,在需要缓存的地方注入此类 -->
<bean id="cacheManager" class="org.springframework.data.redis.cache.RedisCacheManager">
	<constructor-arg ref="redisTemplate"/>
	<constructor-arg name="cacheNames">
		<set>
			<!--声明 userCache-->
			<value>userCache</value>
		</set>
	</constructor-arg>
</bean>


<cache:annotationdriven/> 的属性

不同的 spring-data-redis 版本,构造函数不同,这里使用的版本是 1.4.3。

对于 2.0 版本,在配置上发生了一些变化,但是原理是大致相同的。
  1. cache-manager 属性:用来指定所需要用到的缓存管理器(CacheManager)的 Spring Bean 的名称。【使用“<cache:annotation-driven/>”必须的属性
    • 如果不进行特别设置,默认的名称是 CacheManager。
    • 设置的这个 Bean,要求实现 CacheManager 接口——CacheManager 接口是 Spring 定义的一个用来管理 Cache 缓存的通用接口。对应于不同的缓存,需要使用不同的 CacheManager 实现。
      • Spring 自身已经提供了一种 CacheManager 的实现,是基于 Java API 的 ConcurrentMap 简单的内存 Key-Value 缓存实现。
      • 但是,这里需要使用的缓存是 Redis,所以使用 spring-data-redis 包中的 RedisCacheManager 实现。
    • 在配置 RedisCacheManager 缓存管理器 Bean 时,需要配置两个构造参数:(如上示例)
      1. redisTemplate:模板 Bean。
      2. cacheNames:缓存名称。【???】
        • 在 Redis 中其实际上即为命名空间,在 Redis 中体现为 key 的前缀“<cacheName>::”。【默认使用“::”作为命名空间的分隔符(即 )】
        • 系统可以配置多个 cacheName 用以区分不同业务的 key 的存储位置(命名空间)。
  2. mode 属性:可选值有 proxy 和 aspectj。
    1. proxy”模式:【默认】
      • 只有当有缓存注解的方法被对象外部的方法调用时,Spring Cache 才会发生作用(反过来说,如果一个缓存方法,被其所在对象的内部方法调用时,Spring Cache 是不会发生作用的);
      • 只有加在 public 类型方法上的 @Cacheable 等注解,才会让 Spring Cache 发生作用。
    2. aspectj”模式:
      • 只有注解方法被内部调用,缓存才会生效;
      • 非 public 类型的方法上,也可以使用 Spring Cache 注解。
  3. proxy-target-class 属性:设置代理类的创建机制,有两个值:
    1. 值为“true”:
      • 表示使用 CGLib 创建代理类;
      • @Cacheable 和 @CacheInvalidate 等注解,必须标记在具体类(Concrete Class)上,不能标记在接口上,否则不会发生作用。
    2. 值为“false”:【默认】
      • 表示使用 JDK 的动态代理机制创建代理类。
      • @Cacheable 和 @CacheInvalidate 等注解,可以标记在接口上,也能发挥作用。
1、JDK 的动态代理是利用反射机制生成一个实现代理接口的匿名类(Class-based Proxies),在调用具体方法前,通过调用 InvokeHandler 来调用实际的代理方法。

2、而使用 CGLib 创建代理类,则不同。CGLib 底层采用 ASM 开源 .class 字节码生成框架,生成字节码级别的代理类(Interface-based Proxies)。

对比来说,在实际的运行时,CGLib代理类比使用Java反射代理类的效率要高。【参见:动态代理、CGLIB 与 切面编程

使用 Spring 缓存注解完成 CRUD 的实践案例

简单介绍一下Spring的三个缓存注解:@CachePut、@CacheEvict、@Cacheable,通常都加在方法的前面,大致的作用如下:

  1. @CachePut:作用是设置缓存。
    • 先执行方法,并将执行结果缓存起来。
  2. @Cacheable:作用更多是查询缓存。
    • 首先检查注解中的 Key 键是否在缓存中,如果是,则返回 Key 的缓存值,不再执行方法;否则,执行方法并将方法结果缓存起来。
    (从后半部分来看,@Cacheable 也具备 @CachePut 的能力)
  3. @CacheEvict:作用是删除缓存。
    • 在执行方法前,删除缓存。


示例:

实现一个带缓存功能的用户操作类 UserServiceImplWithAnno(UserService 的实现类,其功能和前面介绍的 UserServiceImplWithTemplate 一样):
package com.crazymakercircle.redis.springJedis;
import com.crazymakercircle.im.common.bean.User;
import com.crazymakercircle.util.Logger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cache.annotation.CacheConfig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cache.annotation.CacheEvict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cache.annotation.CachePut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cache.annotation.Cacheable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stereotype.Service;

@Service
@CacheConfig(cacheNames = "userCache")
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WithAnno implements UserService {
	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USER_UID_PREFIX = "'userCache:'+";
	
	
	/**
	* CRUD 的创建/更新
	* @param user 用户
	*/
	@CachePut(key = USER_UID_PREFIX + "T(String).valueOf(#user.uid)")
	@Override
	public User saveUser(final User user) {
		// 保存到数据库
		...
		
		Logger.info("user : save to redis");
		return user;
	}
	
	
	/**
	* CRUD 的查询
	* @param id id
	* @return 用户
	*/
	@Cacheable(key = USER_UID_PREFIX + "T(String).valueOf(#id)")
	@Override
	public User getUser(final long id) {
		// 从数据库中加载
		User user = ...;
		
		Logger.info("user : is null");
		return user;
	}
	
	
	/**
	* CRUD 的删除
	* @param id id
	*/
	@CacheEvict(key = USER_UID_PREFIX + "T(String).valueOf(#id)")
	@Override
	public void deleteUser(long id) {
		// 从数据库中删除
		...
		
		Logger.info("delete User:", id);
	}
}

如上:在 UserServiceImplWithAnno 类中没有出现任何的缓存操作 API,但是其缓存功能和前面的 UserServiceImplWithTemplate 类使用 RedisTemplate 模板实现的缓存功能,是一模一样的。


使用缓存注解,能较大地【减少代码量】,还能方便地【在不同的缓存服务之间实现切换】。

缓存注解详解

Spring 框架自身并没有实现缓存解决方案,但是从 3.1 开始定义了 org.springframework.cache.Cacheorg.springframework.cache.CacheManager 接口,提供对缓存功能的声明,能够与多种流行的缓存实现集成。

1、Cache 接口为缓存的组件规范定义,包含缓存的各种操作集合;
   Cache 接口下 Spring 提供了各种 xxxCache 的实现,如:RedisCache、EhCacheCache、ConcurrentMapCache 等;

2、CacheManager 接口为缓存管理器规范,简单来说就是用于存放 cache。
   Spring 默认也提供了一些列管理器的实现。


Spring 缓存抽象提供了 5 个注解用来声明缓存规则:

  1. @CachePut:执行方法,并缓存结果。
  2. @Cacheable:能够根据方法的请求参数对其结果进行缓存,多用于查询。
  3. @CacheEvict:清空缓存。
  4. @Caching:能够同时应用多个缓存注解功能。
  5. @CacheConfig:用于抽取缓存的公共配置。【仅类级别】
  • 以上 5 个注解除了 @CacheConfig 注解是类级别的注解,其余 4 个注解在“类”和“方法”上均可以使用:
    1. 作用在类上:表示对该类下所有方法生效;(但用得较少)
    2. 作用在方法上:只对该方法生效;且只能用于 public 修饰的符方法,protected 或者 private 修饰的方法不适用(和配置项的“mode 属性”有关???)。


常用属性说明:

  1. value 属性:指定 Cache 缓存的名称。
    • value 值表示当前 Key 键被缓存在哪个 Cache 上(相当于缓存 Key 所属的命名空间),对应于 Spring 配置文件中 CacheManager 缓存管理器的 cacheNames 属性中配置的某个 Cache 名称;
    • 可以设置多个 Cache:配置 value 值为一个数组。(如:“value={userCache,otherCache1,otherCache2}”)
    • cacheNames 为 value 的别名(Spring 4 新增)。
  2. key 属性:指定 Redis 的 Key 的值。
    • 当没有指定该属性时,Spring 将使用默认策略(SimpleKeyGenerator)生成 Key 键:
      1. 如果方法没有给出参数,则返回 SimpleKey.EMPTY;【即:“key = new SimpleKey()”】
      2. 如果方法只给出一个参数,则返回该参数的值;【即:“key = 参数的值”】
      3. 如果方法给出了更多的参数,则返回包含所有参数的 SimpleKey;【即:“key = new SimpleKey(params)”】
      • 当使用默认策略时,相关的参数需要有有效的“hashCode()”和“equals()”方法。
    • 该属性支持 SpringEL 表达式。
  3. condition 属性:指定缓存的条件“什么情况缓存”。
    • 当没有指定该属性时,表示将缓存所有的结果;
    • 该属性支持 SpringEL 表达式:当表达式的值为 true 时,表示进行缓存处理;否则不进行缓存处理。
  4. unless 属性:指定缓存的条件“什么情况不缓存”。
    • 需使用 SpringEL 表达式;
    • 不同于 condition 属性,该条件是在函数被调用之后才做判断的,所以它可以通过对 result 进行判断。
  5. sync 属性:是否使用同步模式
    • 在多线程环境中,可能会出现相同的参数的请求并发调用方法的操作,默认情况下,spring cache 不会锁定任何东西,相同的值可能会被计算几次,这就违背了缓存的目的。对于这些特殊情况,可以使用 sync 属性。
    • 若设置为 true:则只有一个线程在处于计算,而其他线程则被阻塞,直到在缓存中更新条目为止。
  6. keyGenerator 属性:指定 key 生成器。
    • 该属性与 key 属性是互斥的;
    • 自定义的 key 生成器需要实现 org.springframework.cache.interceptor.KeyGenerator 接口,并使用该参数来指定:
      @Configuration
      public class MyCacheConfig {
      	// 省略其他配置项
      	. . .
      	
      	// 自定义 keyGenerator
      	@Bean("myKeyGenerator")
      	public KeyGenerator keyGenerator(){
      		return new KeyGenerator(){
      			@Override
      			public Object generate(Object target, Method method, Object... params) {
      				return method.getName()+"["+ Arrays.asList(params).toString()+"]";
      			}
      		};
      	}
      }
      
  7. cacheManager 属性:用于指定使用哪个缓存管理器。
    • 只有当配置有多个缓存管理器时才需要使用。
  8. cacheResolver 属性:指定使用的缓存解析器。
    • 需通过 org.springframework.cache.interceptor.CacheResolver 接口来实现自己的缓存解析器,并用该参数指定。

@CachePut


@CachePut:用于增加/更新缓存,每次执行方法后,会将结果存入指定缓存的 Key 键上。

  • 如果作用于 void 方法上:仍然会向缓存中进行存储,不过键值对中的 value 为 null。


支持的属性:

  1. value
  2. key
  3. condition
  4. unless
  5. sync
  6. keyGenerator
  7. cacheManager
  8. cacheResolver


Redis 的缓存都是“键-值对”(Key-Value Pair):
   1、Redis 缓存的 Key 键即为 @CachePut 注解配置的 key 属性值,一般是一个字符串,或者是结果为字符串的一个 SpEL(SpringEL) 表达式。
   2、Redis 缓存的 Value 值就是方法的返回结果经过序列化后所产生的序列化数据。


示例:只有当 user 的 id 大于 1000 时,才会进行缓存,缓存到“userCache”中:

	@CachePut(value = "userCache", key = "T(String).valueOf(#user.uid)", condition = "#user.uid>1000")
	public User cacheUserWithCondition(final User user) {
		// 保存到数据库
		. . .
		
		// 返回值将保存到缓存
		Logger.info("user : save to redis");
		return user;
	}

@Cacheable


@Cacheable:用于查询(更新)缓存,只有当 key 在缓存中不存在的情况下才执行方法(并更新缓存)。

  • 如果作用于 void 方法上:仍然会向缓存中进行存储,不过键值对中的 value 为 null。
  • 与 @CachePut 注解:
    1. 相同:都具备增加缓存的能力。
    2. 不同:@CachePut 在方法执行前不去进行缓存检查,无论之前是否有缓存,都会将新的执行结果加入到缓存中。
    • 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在一个方法上同时使用 @Cacheable 和 @CachePut。


支持的属性:

  1. value
  2. key
  3. condition
  4. unless
  5. sync
  6. keyGenerator
  7. cacheManager
  8. cacheResolver

@CacheEvict


@CacheEvict:用于清除缓存


支持的属性:

  1. value
  2. key
  3. condition
  4. unless
  5. sync
  6. keyGenerator
  7. cacheManager
  8. cacheResolver
  9. allEntrie 属性:表示是否清除缓存中的所有 Key 键。(boolean 类型)
    1. false:(默认)表示不需要清除全部。
    2. true:表示清空 value 名称属性所指向的 Cache 中所有的缓存。
      • 这时候,所配置的 key 属性值已经没有意义,将被忽略。
      • 用于需要全部清空某个 Cache 的场景,这比一个一个清除 Key 键,效率更高。
  10. beforeInvocation 属性:表示是否在方法执行前操作缓存。(boolean 类型)
    1. false:(默认)在对应方法成功执行之后,再触发清除操作;
      • 如果方法执行过程中,有异常抛出,或者由于其他的原因,导致线程终止,就不会触发清除操作。所以,通过设置为 true 属性来确保清理。
    2. true:在执行注解的方法之前完成缓存的清除工作;


示例:

在方法执行完成前,一次清除 Cache 名称为 userCache 中的所有的 Redis 缓存:
	/**
	* 删除userCache名字空间的全部缓存
	*/
	@CacheEvict(value = "userCache", allEntries = true, beforeInvocation = true)
	public void deleteAll() {
		// 其它操作
		...
	}

@Caching


@Caching 注解,是一个缓存处理的组合注解

  • 通过 @Caching,可以一次指定多个 Spring Cache 注解的组合。


@Caching 的组合能力,主要通过三个属性完成:

  1. put:指定一个或者多个 @CachePut 注解的组合,用于设置一个或多个 key 的缓存。
    • 如果指定多个 @CachePut 注解,则直接使用数组的形式。
      (即使用花括号,将多个 @CachePut 注解包围起来。)
  2. cacheable:指定一个或者多个 @Cacheable 注解的组合,用于查询一个或多个 key 的缓存,如果没有,则按照条件将结果加入缓存。
    • 如果指定多个 @Cacheable 注解,则直接使用数组的形式。
  3. evict:指定一个或者多个 @CacheEvict 注解的组合,用于删除一个或多个 key 的缓存。
    • 如果指定多个 @CacheEvict 注解,则直接使用数组的形式。


在数据库中,往往需要进行外键的级联删除:
   在删除一个主键时,需要将一个主键的所有级联的外键,通通都删掉。如果外键都进行了缓存,在级联删除时,则可以使用 @Caching 注解,组合多个 @CacheEvict 注解,在删除主键缓存时,删除所有的外键缓存。

示例:

在更新一个用户时,需要删除与用户关联的多个缓存:用户信息、地址信息、用户的消息、等等:
	/**
	* 一个方法上,一次性加上三大类cache处理
	*/
	@Caching(cacheable = @Cacheable(key = "'userCache:'+ #uid"),
			 put = @CachePut(key = "'userCache:'+ #uid"),
			 evict = {
				 @CacheEvict(key = "'userCache:'+ #uid"),
				 @CacheEvict(key = "'addressCache:'+ #uid"),
				 @CacheEvict(key = "'messageCache:'+ #uid")
			}
	)
	public User updateRef(String uid) {
		// 业务逻辑
		...
		
		return null;
	}

@CacheConfig


@CacheConfig:用于抽取缓存的公共配置。【类级别】

  • 允许共享:cacheNames、KeyGenerator、CacheManager 和 CacheResolver。
    如:“@CacheConfig(cacheNames="user")”,代表该类下的方法均使用这个 cacheNames。
  • 如果方法上注解使用和了 @CacheConfig 相同的属性,则以方法上的为准。


支持的属性:

@Target({ElementType.TYPE})
@Retention(RetentionPolicy.RUNTIME)
@Documented
public @interface CacheConfig {
    String[] cacheNames() default {};

    String keyGenerator() default "";

    String cacheManager() default "";

    String cacheResolver() default "";
}
  1. cacheNames
  2. keyGenerator
  3. cacheManager
  4. cacheResolver

@EnableCaching


@EnableCaching:开关性注解,在项目启动类某个配置类上使用此注解后,则表示允许使用注解的方式进行缓存操作。【自 Spring 3.1 加入了该注解】

  • 当在配置类(@Configuration)上使用 @EnableCaching 注解时,会触发一个 post processor,这会扫描每一个 spring bean,查看是否已经存在注解对应的缓存。
    如果找到了,就会自动创建一个代理拦截方法调用,使用缓存的 bean 执行处理。
  • 以上内容使用 xml 配置方法开启缓存注解功能,所以为使用此注解。
    如果使用了这个注解,那么就不需要在 XML 文件中配置:“<cache:annotation-driven/>”、“cache manager”等内容了。


如果没有引入任何缓存中间件的话,那么 Spring 缓存注解默认操作的就是本机的缓存;而如果引入了 Redis 这样的缓存中间件的话,Spring 缓存注解操作的就是 Redis 中的缓存了。

缓存注解中的 SpringEL 表达式

对应于加在方法上的缓存注解(如:@CachePut、@Cacheable),spring 提供了专门的上下文类 CacheEvaluationContext

  • 这个类继承于基础的方法注解上下文 MethodBasedEvaluationContext(而后者继承于,大家熟悉的标准注解上下文: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)。
  • CacheEvaluationContext 的构造器如下:
    class CacheEvaluationContext extends MethodBasedEvaluationContext {
    	//构造器
    	CacheEvaluationContext(Object rootObject, //根对象
    							Method method, //当前方法
    							Object[] arguments,//当前方法的参数
    							ParameterNameDiscoverer parameterNameDiscoverer)
    	{
    		super(rootObject, method, arguments, parameterNameDiscoverer);
    	}
    	
    	//....省略其他Spring源代码
    }
    
  • 在配置缓存注解(@CachePut 等)的 Key 时,可以用到 CacheEvaluationContext 的 rootObject 根对象。
    • (通过该根对象可以获取到的属性,如下表)


Spring EL 支持获取的属性
属性名称 说明 示例
通过 CacheEvaluationContext 的 rootObject 根对象能获取的属性
methodName 当前被调用的方法名 #root.methodName
method 当前被调用的方法 #root.method.name
target 当前被调用的目标对象 #root.target
targetClass 当前被调用的目标对象类型 #root.targetClass
args 当前被调用方法的参数列表 获取当前被调用方法的第 0 个参数:#root.args[0]
caches 当前被方法调用所使用的缓存集合
  • 如:@Cacheable(value={"cache1","cache2"}) 有两个 cache
当前被方法调用的第 0 个 cache 名称:#root.caches[0].name
通过 EvaluationContext 能获取的属性
Argument name 当前方法的参数名称 #id#a0
  • 也可以使用“#p0”或“#p<#arg>”作为别名。
result 方法返回的结果(要缓存的值)。
  • 只有在“unless”、“@CachePut”(用于计算键)或“@CacheEvict(beforeInvocation=false)”中才可用;
  • 对于支持的包装器(如:Optional),“#result”引用的是实际对象,而不是包装器
#result

如上,展示了:

  1. 通过 CacheEvaluationContextrootObject 根对象可以获取到的属性。
    • 在配置 key 属性时,如果用到 SpEL 表达式 root 对象的属性,也可以将“#root”省略,因为 Spring 默认使用的就是 root 对象的属性。
      如:
      	@Cacheable(value={"cache1", "cache2"}, key="caches[1].name")
      	public User find(User user) {
      		// 省略:查询数据库的代码
      		...
      	}
      
  2. 除了访问 SpEL 表达式 root 对象,还可以访问当前方法的参数以及它们的属性。访问方法的参数有以下两种形式:
    1. 使用“#p<参数index>”形式访问方法的参数:
      	// 访问第0个参数,参数id
      	@Cacheable(value="users", key="#p0") 
      	public User find(Stringid) {
      		// 省略:查询数据库的代码
      		...
      	}
      
      	// 访问参数user的id属性
      	@Cacheable(value="users", key="#p0.id") 
      	public User find(User user) {
      		// 省略:查询数据库的代码
      		...
      	}
      
    2. 使用“#<参数名>”形式访问方法的参数:【!常用】
      	// 使用“#参数名”的形式访问第0个参数的属性值,这里是id
      	@Cacheable(value="users", key="#user.id") 
      	public User find(User user) {
      		// 省略:查询数据库的代码
      		...
      	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