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初识Linux:任务调度”的版本间差异

来自Wikioe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第71行: 第71行:


== 文件系统 ==
== 文件系统 ==
=== 分区 ===
=== 目录结构 ===
[[File:Linux目录结构.jpg|800px]]
[[File:Linux目录结构.jpg|800px]]
{| class="wikitable"
{| class="wikitable"

2020年10月15日 (四) 01:06的版本


启动

启动过程

Linux启动过程分析:

  1. BIOS自检
  2. 启动GRUB/LILO
  3. 运行Linux内核并检测硬件
  4. 运行系统的第一个进程init
  5. init读取系统引导配置文件“/etc/inittab”中的信息进行初始化
  6. /etc/rc.d/rc.sysinit 系统初始化脚本(读取用户密码等文件)
  7. /etc/rc.d/rcX.d/[KS]* 根据运行级别X(0、1、2?),配置服务
  8. /etc/rc.d/rc.local 执行本地特殊配置
  9. 其他特殊服务

运行级别

  1. 0:关机
  2. 1:单用户(类似于Windows安全模式?)
  3. 2:多用户状态没有网络服务
  4. 3:多用户状态有网络服务(常用)
  5. 4:(系统未使用)
  6. 5:图形界面
  7. 6:系统重启
  • shell中“startX”可进入图形界面,前提如果安装了
  • 修改默认的运行级别,“/etc/inittab”的“id:3:initdefault”中的级别数字

忘记密码

  • 进入单用户模式修改密码即可
    # 修改root用户密码
    passwd root (设置root的密码)
    
    # 设置启动级别
    #init 6
    


centos6系列:

  1. 在引导界面(redhat的grub引导界面)按e,进入编辑模式
    Centos6引导界面.png
  2. 移动光标到“Kernel ...”一行按e,进入kernel该行的编辑画面中
    Centos6选择内核.png
  3. 在kernel行末尾输入“ single”并回车(注意空格)
    Centos6选择内核 编辑.png
    修改后:
    Centos6选择内核 启动方式single.png
  4. 按b重启,进入系统
    Centos6single进入系统.png
  5. 进入系统修改密码
    Centos6修改密码.png


centos7系列:

  1. 在引导界面选择内核后,按e进入编辑模式
    (另一个“rescue”的内核为救援模式,主要是应用于系统无法进入的情况。)
    Centos7选择内核.png
  2. 编辑页面,将ro改为rw,在LANG 后添加init=/bin/sh(或/sysroot/bin/sh?)
    “rw”使文件系统被挂载为读写,才能修改密码;否则进入系统后需要使用“mount –o remount,rw /”来挂在文件系统为读写;
    Centos7选择内核 编辑.png
  3. 按 Ctrl+x 用修改的参数引导系统
    Centos7单用户模式.png
  4. 进入系统修改密码
    Centos7修改密码.png
    如果显示小方块,使用LANG=en把当前终端语言设置为英文即可;
    Centos7修改密码 切换终端语言.png
  5. 重启系统
    (如果之前系统启用了selinux)输入“touch /.autorelabel”,使SELinux生效:确保开机时重新设定 SELinux context,必須在根目录下添加隐藏文件“.autorelabel”;
    用“exec /sbin/init”来正常启动,或“exec /sbin/reboot”重启
    Centos7更新系统信息并重启.png

文件系统

目录结构

Linux目录结构.jpg

命令 说明
系统必须
/boot 存放的启动Linux 时使用的内核文件,包括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
/etc 存放所有的系统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列表
/lib 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(类似于Windows的DLL文件)。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。
/sys 该目录下安装了Linux2.6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。sysfs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:
  1. 针对进程信息的proc文件系统
  2. 针对设备的devfs文件系统
  3. 以及针对伪终端的devpts文件系统

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。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,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。

/selinux Redhat/CentOS 所特有的目录,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(Selinux 是一个安全机制,类似于 windows 的防火墙)
指令集合
/bin 系统中的常用命令
/sbin (Superuser Binaries)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
账户
/home 普通用户的相关文件(/home/用户名)
/root Root用户(系统管理员)的用户主目录
/usr (unix shared resources)共享资源目录,很多的用户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(类似于windows的program files)
  1. /usr/bin: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;
  2. /usr/sbin: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;
  3. /usr/src: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;
外部文件管理
/dev 系统中的所有外部设备相关文件
/media 类windows的其他设备(如U盘、光驱等等),识别后linux会把设备放到这个目录下。
/mnt 临时挂载路径
临时文件
/run 临时文件系统,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。
  1. 当系统重启时,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;
  2. 如果系统上有 /var/run 目录,应该让它指向 run;
/lost+found 一般情况下为空,系统非法关机后,这里就存放一些文件
/tmp 临时目录
运行过程使用
/var (variable)存放系统中经常变化的文件(如:日志、邮件)
/proc 虚拟的目录,是系统内存的映射,用来管理内存空间。
  1. 可以直接访问这个目录,来获取系统信息;
  2. 该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,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来做修改。
扩展使用
/opt (默认为空)安装额外软件可以放在这个里面
/srv (不用做服务器则为空)存放服务启动后需要提取的数据
  • /bin, /usr/bin 是给系统用户使用的指令(除root外的普通用户),而/sbin, /usr/sbin 则是给 root 使用的指令
  • 在Linux中访问设备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
  • swap:无挂载点的分区,交换分区

文件属性

使用 ll 或者 ls –l命令来显示一个文件的属性以及文件所属的用户和组:

Linux文件属性.jpg
Linux文件属性说明.png
Linux文件属性笔记.jpg

挂载

权限

用户

  • 尽量少用root,避免操作失误。可以用普通用户登录,在特殊操作时用“su -”(“su - root”)切换为系统管理员。

网络

服务

防火墙

进程

任务调度

时间规则

vi编辑器

Linux下最常用的编辑器

命令

命令 说明
start X 进入图形界面
shutdown -h now 立即关机
  1. poweroff 关机(poweroff -f 强制关机)
shutdown -r now 立即重启
logout 注销

常用命令